文章
作品
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文史天地|一个王朝的黔腔绝唱
文史天地|一个王朝的黔腔绝唱
天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 岂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喻诗。 宣统元年(1909)八月二十一日的这天深夜,72岁的张之洞在他的北京白米斜街寓所里,气喘吁吁地写完这首《绝命诗》,接着一个踉跄跌倒在病榻上,随即剧烈地咳嗽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翻起了白眼。 这时,清帝国昏暗上空的残月正在默默地西坠,陷入沉思的夜风在偌大的院子里留下许多忧伤的痕迹,几只报丧的野猫正在屋顶反反复复地发出瘆人的惨叫,无数残叶汇聚在一起向着王朝的末日飞舞飘零。
发现秘境|源于黔西南的“加油”文化
发现秘境|源于黔西南的“加油”文化
提要:“加油”文化,是指张锳为学子添加灯油,鼓励勤奋向学而形成的一种潜心向学、不甘落后、积极上进、奋发有为的社会文化现象。经过历史的积淀,“加油”一词已逐渐超越其添加灯油的直接意义,发展为不甘现状、刻苦努力、拼搏赶超的广泛内涵。
安龙城名的变迁
安龙城名的变迁
多年来,每天都要穿行这座小城的一些大街小巷,或是匆匆去上班,或是为柴米油盐而操劳;傍近一堵石墙,或是踏上一块石板,也分不清它是明许朝的或是清朝的。站在桅峰山上俯看城市,鳞次栉比的楼房簇簇拥拥,和现今大多数县城已没有太大区别。偶尔,当目光搜寻到那些零零碎碎的石墙瓦屋时,又会怦然心动,牵连起许许多多如烟往事。 六百年前,一队王师来到这里,披荆斩棘,开山取石,不久筑起一座石城。他们是奉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征调而来,“开一线以通云南”,去消灭元蒙在云南的残余势力。
张锳张之洞父子与安龙士绅
张锳深知,新到一地任职,若要有所作为,必须先了解地情民俗,且得到地方人士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平日深受百姓信赖、具有较高威望,品行端正,有号召力的地方士绅,更应有所依俾。 在诸多士绅中,有二人与张锳交往最多,参与办事也尽心尽力,张锳与之结下深厚友谊。这二人一是桑滋、一是宋云。
张之洞,兴义府走出去的文襄公(下)
张之洞,兴义府走出去的文襄公(下)
张之洞视安龙为第二故乡。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委托在其幕府做事的安龙人宋绍锡,回到兴义府选拨黄必元、谢维新、李钰、王焕猷、张鸿书、陈明亮、周景星、陆发桂、朱焕魁、聂贵元等10名学生,到武汉学习,所需学费均由张之洞从自己的俸禄中支付。
张之洞,兴义府走出去的文襄公(上)
张之洞,兴义府走出去的文襄公(上)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称其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毛泽东对其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青少年时期在安龙生活成长,是盘江水养育了这位近代工业之父。
省委宣传部长推介致辞,出彩又出圈!
省委宣传部长推介致辞,出彩又出圈!
4月25日,“来多彩贵州·让人生出彩”2023多彩贵州文化旅游推广暨招商推介会在香港举办。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发表致辞推介贵州,文采飞扬,出圈出彩!
1234567891011 21
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
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
地址: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
电话:0859-5213612
传真:0859-5213612
工作邮箱:529240925@qq.com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1   备案号20010302001205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