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作品
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再品“安龙八景”之“招堤夜月”
再品“安龙八景”之“招堤夜月”
由是,招堤升起了一轮又一轮月亮。就在金星山上,就有五轮“月亮”,分别是:明月、风月、水月、钓月、来月。“一览亭”上,宣统中郡人高夔光有联云:一览极苍茫,绿柳长堤,重开胜景;两间容啸傲,清风明月,如见故人。“半山亭”上,郡人周涛有联云:“万变成沧海,留得半山风月旧;一亭重结构,收来满眼画图新。”“省耕亭”上,知府张锳有联云:“客亦知夫水月乎,即此悟天心人性;翁之乐者山林也,倩同参鸟语花香。”郡人张万春有联云:“耕云钓月,想西湖畅游乐趣。”张之洞老师张国华有联云:“乾坤一草亭,日往月来,观大化流行。”
文史天地|龙城走出张之洞【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文史天地|龙城走出张之洞【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黔西南南盘江左岸的安龙县,因充当过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四年的皇城,而得此名并誉为“龙城”。来到安龙,漫游招堤、十里荷塘、南明历史博物馆、兴义府试院遗址,拜谒明十八先生墓……在我不断为这里的秀美山川啧啧称奇,为这里的人杰地灵感叹唏嘘之时,脑海里总是跃动着一位历史先贤的影子,他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张之洞。
再品“安龙八景”之“绿海澄波”
再品“安龙八景”之“绿海澄波”
这就是绿海,这就是兴义府首任知府黄世文《绿海澄波》诗中的绿海,充满诗情画意:在一片空明之中,浸透着薜荔和女萝,恰似丝织绉纱被一阵好风吹过。海水绿如柳色,恬静无浪,碧水中倒映山色,澄静无波。春水添痕,仿佛染色青黛,晴天倒映,平添一湖蔚蓝。临流观景,只为羡慕一镜平湖,放声咏诵,是为一片青苍高歌。
文史天地|兴义知府张锳对黔西南文化事业的重大贡献
文史天地|兴义知府张锳对黔西南文化事业的重大贡献
张锳少孤贫苦,深知民间疾苦,到任后即巡视府属各地,访察吏治民情。见到百姓生活贫困、胥吏贪渎、商旅不兴、文化落后,于是着手整饬吏治,修治驿道,奖励农商,振兴文教,尤其以兴学育人为首务。
再品“安龙八景”之“鱼跃龙门”
再品“安龙八景”之“鱼跃龙门”
每天清晨,在柔远门外的跃鱼滩边,停泊着一排排海子庄的渔船。渔民们从船上抬下鱼篓进城。遇到涨水季节,这些渔船就径自划近城墙,渔民们改由北门洞进城。这时北大街街沿两边,陆续摆放起大大小小的木盆,盆里装满活蹦乱跳的鲜鱼,每天的鱼市就开始了。
再品“安龙八景”之“天榜连云”
再品“安龙八景”之“天榜连云”
天榜山上有仙人和仙人洞,这不是传说,《兴义府志》“方外传”有记载。天榜山在城西北半里,峭壁嵯峨,上有古刹,有仙人洞。《方外传》载:昔有道人名叫陈复恩,具有摄精养性之术,尤精医术,常为人治病;陈复恩极具膂力,工于铜棍。年近百岁,仍然康健,携药篮行走若飞。据说,一日凿崖为室,静坐其中仙逝。其徒弟立碑封洞,以作标识,俗呼之为仙人洞。
再品“安龙八景”之“桅峰耸翠”
再品“安龙八景”之“桅峰耸翠”
桅峰即桅峰山,俗名桅杆山,在安龙县城南面。《兴义府志》如是记载描述:“在城南一里,秀耸卓立,高出群峰,为郡之文笔。”由此可见,桅峰山是以山的形状、意象来命名的。
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
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
地址: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
电话:0859-5213612
传真:0859-5213612
工作邮箱:529240925@qq.com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1   备案号20010302001205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