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作品
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新作 > 文章内容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栖凤篇——斟古酌今栖凤“三部曲”
2022-08-18 16:28:17 3852浏览 作者:荷塘小叙 责任编辑:赵历海 唐保健
审核:李立靖
分类
文学新作

说起栖凤街道,笔者第一印象是此处为一个年轻而古老的热土。说古老是因其几乎占据了安龙的半部历史,说年轻是因为其成立时间较晚。

踏入此地,铜鼓山菩萨洞会向你展示近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留下的足迹;走进这里,望乡台、南天门,伍格的地名传说或许会让你急于去探索解开鬼方国的神秘面纱和歌曲《三生石下》背后的故事;驻足坡脚渡口,巴蜀特产枸酱沿江而下的故事定会将你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夜郎国;仰望九头山,贩马富商赖人藏金棂钵寨的传闻会否激起你的“淘金”热?凝视梅子关前寸许深的马蹄印和依然甘甜的凉水井,永历帝朱由榔关前“得梅止渴”和明将李成爵关前激战成仁的历史故事会否拉开你的怀古思绪?回望仙姑田,嘉庆帝亲下圣旨将南笼府改为兴义府的史实你可曾还记得?还有那石门关,还有那安坡路,还有那……背后的金戈铁马、慷慨悲歌、爱恨情仇无一不令人惊心动魄、浮想联翩!

双山飞出只金凤凰

2005年,安龙县县委政府由老城区迁往西城区,2012年6月原新安镇随后拆分为招堤街道和栖凤街道,2019年正式确定所辖区域后。栖凤街道便成了安龙县人民政府驻地以及安龙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县境中部。东与招堤街道相邻,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相邻,西与木咱镇接壤,北邻钱相街道。

栖凤街道为何取名栖凤,不知各位是否也有这个疑问?《兴义府志》兴义府(今安龙)亲辖境形式云:“城跨山腰,半踞平陆。登龙山(龙井山)而高望,真有俯视一切之概。而濠浸绿海,固若金汤,玉屏案侧,非徒为游观者壮揽胜之日也……东西百二,中有九峰如莲,双山拟凤,兴隆通一线之天……”因凤凰状的双山(又名飞凤山)属栖凤街道(栖凤街道成立时双山属其管辖,春潭街道成立时又划归招堤街道,文中的铜鼓山也是如此)。人们借《魏书·王勰传》中,“凤凰非梧桐不栖”故取名栖凤。还因西城区处于开发中,当时为招商引资便引申为“筑巢引凤”之意。

凤翼是怎样炼成的

双山前探索完栖凤地名的由来后,大伙便移步约两公里之遥的铜鼓山菩萨洞考古遗址。

栖凤街道全境尤其是南境的幺塘村至坡脚一带地处滇黔桂交汇处,为云贵高原向两粤沿海的过渡地段,街道驻地地势相对平缓。冷暖气流常在此交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兴义府志》有云:“盛夏无酷暑,严冬少祁寒”。一万多年前,这里往南朝北处均为崇山峻岭所阻隔,南部海拔落差大,沟壑纵横,山涧流水潺潺,沟深林密、瓜果飘香、水清鱼肥、飞禽走兽常出没其间。无意间误入此地的古人类被这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所折服,决定定居下来。于是乎铜鼓山菩萨洞考古遗址就这样得以留存下来。

大家又一路南行,不一会来到八坎村,登临望乡台,穿越南天门,试图探索,解开鬼方国的神秘面纱。

鬼方国:殷商时期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远方原始部落国度。为何取了个如此怪异的名字?它有何特点?源自哪里?疆域几何?古志曰安龙古郡地殷商时属鬼方国,可有物证?《兴义府志》大事志-纪年-历代大事纪年:“郡地于殷时为鬼方国。”

鬼方国巫师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命存在于人鬼神三界的民间传说,部族族人死后就会经过一个叫鬼门关的关卡、然后便踏上黄泉路,来到忘川河边,迈上伍格台阶后便到了奈何桥,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路过奈河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鬼魂们便可在此眺望阳间家中情况,诉说思乡念亲之苦。随后余情未了的鬼魂来到三生石前,最后一次把前世那份魂牵梦绕的未了情缘埋在三生石下面,极不情愿的喝下孟婆递过来的那碗忘情水后继续前行,他们中的罪大恶极者纷纷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而一生行善,于方国部族有重大功劳者则可前往丰都获得特赦路引,通过南天门升入神界或再次回到鬼方国……

望乡台、三生石、南天门、丰都、伍格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几乎都扎堆出现在今安龙南境南盘江畔的八坎村及其附近,这会不会是安龙古郡地属鬼方国,鬼方国在西南,在贵州的物证之一?歌曲《三生石下》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源于此?贵州的“贵”是不是“鬼”的谐音?

下得南天门,人们站在巨大的三生石上俯视山脚,南盘江,三道沟下的坡脚古渡口清晰可见,大伙再度陷入沉思:竹王传说会不会就在这山脚下?《史记》记载的番阳令唐蒙因食枸酱而知道了夜郎,并将夜郎国情况上报西汉武帝,建议开辟西南。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率兵从巴蜀关入夜郎,说服夜郎侯多同归附朝廷,西南夷由此纳入汉朝版图。这巴蜀特产枸酱是不是就是沿南盘江而下,最终成就这段佳话的?宋元时期的贩马赖人或许由川滇南下,经棂钵寨中转,沿木咱,穿越南天门,过南盘江,将贡马贩至两粤的?

突然间,脚下南昆铁路上疾驰而过的火车鸣笛声打破了人们的沉思。纷纷驱车往回赶,转眼间来到了梅子关下,抬头一望,关两侧刀削斧劈般的列峰依然挺立,可关已破、楼早毁、诗尽残……幸运的是随行的当地老人和方志爱好者弥补了这一憾事,那些逝去的人、事、物,金戈铁马、慷慨悲歌、爱恨情仇也就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史实典故都有专文讲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大家现场聆听了永历帝朱由榔由板屯上得渡口后经安怀、三道沟的缓坡地段,沿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口干舌燥之际“得梅止渴”后将此处赐名为“梅子关”的佳话,卓布泰大战李成爵并将其斩于阵前凉水井的历史更是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接着大家还实地一睹了关后凉水井、张之洞父亲,兴义府知府张锳捐资所修的府城南路古驿道以及光绪年间兴义府知府石廷栋所题的“独立三边”摩崖石刻。还有当地人对梅子关的描述:“……一座长过两丈,高达三丈五的拱门带碉楼的关隘矗立眼前,碉楼下的拱门全由长约尺五,高一尺的众多方石砌成。拱门上方‘梅子关’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该关名由隶书阳文镌刻,近三尺宽,一尺高,四周镶边。拱门跨七尺许……”一座雄伟的关隘如放电影般从大家脑际呈现。

继续前行一公里多路便到了屡见方志的石门关,民谚有云:“过了石门坎,鬼在后头喊,过了梅子口,鬼在后头吼,过了三道沟,阎王把簿勾,过了坡脚河,写信回家嫁老婆”,让大伙顿生寒意。清康熙平三藩的重大战役之一:贲塔石门关大战何继祖的喊杀声,民国时期贵州省长袁祖铭父亲袁干臣家小300余口被桂军虏走时近两公里长的队伍途径石门关时的吆喝声、皮鞭声、哭喊声似乎依然回荡在关隘两侧的山谷间。

过得石门关,不经意间就到了幺塘村的大路边,回望仙姑田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王囊仙:原名王阿从,因心系民众之苦,常年上山采药为穷人治病,加之貌美如花,被大家尊为仙姑。因为她,嘉庆帝亲自下旨将南笼府改为兴义府(深明大义)。因为她,永丰州改为贞丰州(忠贞丰茂)。也是因为她,安笼镇改安义镇,同样是因为她,儒家文化得以在当时的兴义府及其所属各州县大力推广。还是因为她,幺塘村才会命名为幺塘。

说到王囊仙,说到洞洒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他叫王家齐,幺塘洞洒人士,1922年生,自小聪明伶俐,思想活跃,在幺塘完小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解放前系原国民党陆军保安十七团军官,1949年12月在解放安龙的战斗中,积极参与并策划该团的起义。加速了安龙的解放。1951年2月征粮中遭遇土匪袭击,在幺塘板江英勇牺牲,年仅29岁。1955年4月被追认为烈士,其遗骨迁至安龙县烈士陵园安葬。

此外,为策应红军主力和中央红军总部的行动,侦察广西军阀的动向,1935年4月20日,红一方面军到达安龙县城后接上级命令,经幺塘、石门坎、三道沟、从坡脚码头进入广西,晚间在者保宿营,期间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当然,栖凤街道的历史人文还远不止这些,像箐山古箐道、冗达赖子屋基、马刨井的传说、油菜湾的碉楼、石海螺的传说、城南间道二三事、坡脚厘金局、白崇禧借兵返粤西等等还需要大家去探索,追思。

凤凰涅槃

来不及遗憾的人们随着疾驰的车流很快就到了西城区,迎面而来的是宽敞整洁、树木葱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高速网、规划有序的党委政府和部门机关、灯火通明的夜景……很难相信,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难怪外出务工多年的人们回家快到县城一时竟然分不清东西南北!这只烈火重生的凤凰正引吭高歌,振翅高飞!


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
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
地址: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
电话:0859-5213612
传真:0859-5213612
工作邮箱:529240925@qq.com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1   备案号20010302001205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