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作品
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新作 > 文章内容
梅子关遗诗断想
2022-04-19 08:55:12 3773浏览 作者:赵历海 责任编辑:赵历海
分类
文学新作


题梅子关

梅子名关在贵州,

远望无涯说春秋。

两山笔立中开道,

当中一座玉帝楼。

能敌雄兵百万愁 ,

……

昔日梅子关

前几日(4月13日)晚,在忘年交张素国老人家闲聊家乡的名人轶事时,无意间聊到梅子关,旁边一直沉默寡言的杜全荣老人突然开了口:“说到梅子口(当地人俗称梅子关为梅子口),很多年前听老辈人念有一段,当时觉得很压堂(很有气势),弄个多年我这一字不识的大老粗都还记得”,接着老人一板一眼的念出来五句无头诗。当被问及该诗为何人所作,何时题写时,老人均无从知晓,只听说是从广西经过梅子口的一位才子所写,后来这首诗刻在梅子关拱洞门旁的崖壁上,1957年修安坡路时被挖路的土石方连同拱洞门,碉楼一同掩埋了! 

带着无尽的遗憾和叹息,笔者先后走访了张素国、韦方全、岑之美等老人,在张素国老人陪同下多次实地勘察,结合史料,现对该诗作一番探析。

梅子关地处滇黔桂三省交汇处,古夜郎时就为云贵高原通往珠江流域的必经之地,因海拔落差大,这里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四处林立,沟深林密、沟壑纵横,冷暖气流时常在此交汇,故此处历来为瘴气所覆盖。加之虎啸猿啼,其凄凉之境令人不寒而栗!故历来就有“过了石门坎,鬼在后头喊,过了梅子口,鬼在后头吼,过了三道沟,阎王把簿勾,过了坡脚河,写信回家嫁老婆”的谚语。或因缭绕的瘴气,或因豺狼虎豹、或因金戈铁马、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布衣草民殒命于此者,不计其数。此处“独立三边”的摩崖石刻和寸许深的马蹄印或许正默默地见证着这种种慷慨悲歌,爱恨情仇吧!

                                              

由于该诗系口传,知道的人多已作古,所题石壁或被土石方掩埋,或被毁坏,极难或根本无法找到。笔者在此妄加标题为“题梅子关”,以便下文叙述。题诗者何人更是无法考证。至于是汉武帝遣使唐蒙派往古夜郎的说客,还是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某某大学士,御用文人,或是吴三桂,卓布泰军中谋士,要么是抗日战争时的国军将领,亦或是某个游侠文人等等均有可能,这些或许都只能留给笔者和读者去无限遐思吧!但庆幸的是残存的诗句中“贵州”、“说春秋”、“笔立”、“玉帝楼”、“百万愁”等词语将梅子关的地理位置、险峻、雄伟、金戈铁马以及题诗者的无尽感慨,都淋漓尽致展现无余啦!毫无疑问这是极其珍贵的!

遥想当年,题“梅子关”的旅人从广西过得江(南盘江亦称红水江)来,辞别船家,上得坡脚渡口,顺着古驿道,赶了十来里后,因山路崎岖,疲惫之态尽显,加之天气闷热,更是口干舌燥。要是没有山路两边树林遮阴,早就体力不支啦。正焦头烂额时,忽闻古道旁传来咕噜叮咚的溪流声,透过密林,循声望去,一条小溪便呈现眼前。于是三步并着两步赶到溪边,手捧溪水,喝个管够,再吃些干粮,早已精神百倍。此时刚好一樵夫路过,问得此处名曰三道沟,樵夫往身后指了指接着说,再赶十来里路就到梅子关啦。顺着樵夫手指的方向望去,一险隘依稀可见,左边一座刀劈般的主峰带着一排依次递减的山峦高高耸立,峦下是万丈深渊。右边紧挨着一列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往右逐渐升高延伸开去。两排山峦间一线天似的狭缝处,一关隘隐隐约现,关隘下渐渐升腾的薄雾大有将其吞没之势,颇有西游记中玉帝天庭之象!

旅人在樵夫的催促下急往关隘处赶,以便天黑时不至于留宿荒野,成为豺狼虎豹的盘中餐。紧赶慢赶,来到关口处前,一座长过两丈,高达三丈五的拱门带碉楼的关隘矗立眼前,碉楼下的拱门全由长约尺五,高一尺的众多方石砌成。拱门上方“梅子关”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该关名由隶书阳文镌刻,近三尺宽,一尺高,四周镶边。拱门跨七尺许,高近九尺。旅人站在关前回首眺望,虽时辰尚早,可关下早已漫天迷雾,群山隐没,昏晓难辩。面对此情此景,旅人思绪万千,脑际会闪现些什么呢?

是否在回味,近四百年前初夏的一个艳阳天,四处颠沛流离的永历皇帝朱由榔带着他的小朝廷在先头部队扫除障碍后,一路颠簸,爬坡上坎,赶到安隆守御千户所所城南境一处关隘时,正值烈日当空,众嫔妃及大队人马早已饥饿难耐,口干舌燥,而此时关隘处两边的悬崖绝壁上,几棵缸钵大的山果树上正挂满黄泱泱的果子。“梅子!”“酸梅子!”队伍中一识得此果树的宫女夏良璞突然叫了起来,“小李子,赶紧去摘些来给皇上、娘娘、众大人解馋,奴婢口水都包不住了。”小李子哪能摘得悬崖上的梅子,最后还是几名护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悬崖上摘得梅子为大伙解馋。正当大伙吃得正欢时,一朵云彩刚好飘过关隘处,提塘张应科赶忙进前一步朝朱由榔跪下禀曰:“东汉时曹阿瞒“望梅止渴”拯救了曹军,今皇上龙行此关隘,天降祥瑞,得梅止渴,是个好兆头呀!吾皇给此地赐个名吧?”众人听得哈哈大笑,纷纷跪下附和,三呼万岁。永历帝亦是龙颜大悦,随口一说:“众卿平身,朕看就名梅子关吧”。众人再次三呼万岁平身。思绪至此,旅人嘴角也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接着极目远眺,放飞思绪。

也许在想:夜郎郡的竹王传说会不会就隐藏在梅子关脚下这层层迷雾中呢?永历皇帝朱由榔当年要是不从两广跑到安隆守御千户所建都,这小小的千户所会不会再被古代不同的皇帝赐名?清军三大王师就不会齐聚西南,明将李成爵也就不会被卓布泰击杀于关后阵前凉水井啦……

沉思间,夜幕将至,旅人迈上长条青石砌成的台阶,随着关门咯吱咯吱的开启声,方石拱砌的洞门下,一条宽近七尺,高达九尺,两丈见深的石板通道映入眼帘,不知是光线昏暗还是雾气侵入的原因,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一直凉到后背,旅人不禁打了个冷颤,赶紧过得关来。

不觉间已是掌灯时分,在关隘掌事的安排下旅人留宿于关前的小木屋,窗外除了关上的旌旗在凛冽的寒风中不断发出的噼啪声响外,就是墙角处的蟋蟀声。油灯下,旅人再度陷入了沉思:关隘两旁为连鸟都难以飞越的悬崖绝壁,中间仅一不寒而栗的拱门洞开道,这样的雄关能不让百万雄师望而止步,愁上心头吗?

第二日,晌午已过,仍不见木屋中旅人动静,管事的推门一看,小木屋早已人去楼空,墙壁上却留下了一首诗……梅子名关在贵州,远望无涯说春秋。两山笔立中开道,当中一座玉帝楼。能敌雄兵百万愁……

关不在,诗已残!山河依旧,旧景不留、又有多少悲欢离别空对流!时空交错中,留给旅人和后来人的是无尽的畅想和遐思……


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
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
地址: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
电话:0859-5213612
传真:0859-5213612
工作邮箱:529240925@qq.com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1   备案号20010302001205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