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民族师范学校座落于安龙县城东,毗邻招堤十里荷池。学校绿荫掩道,千树婆姿,鲜花盛开,百鸟争鸣,与招堤绿柳摇曳、荷花飘香融为一体,现已成为安龙一大景观。
学校始建于一九七八年,校园现占地面积四百亩,倘佯在绿色的海洋里。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乱坟岗子、荒凉的不毛之地呢?
一九八四年改为黔西南州安龙师范,属州直管的中等专业学校,一九八六年学校扩大征用一百多亩荒山,这时州教委考虑扩展后的工作需要,经安龙县同意把我从安龙县教育局抽调到安龙民族师范工作,主管学校规划建设及基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因我是一九八五年由省建设厅举办的基建质量检测科研所结业,并取得省颁发的基建质量检测资格证)。到学校工作后,我首先拟定了规划草图,在学校历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把学校的绿化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建设的工作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绿化校园,培育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我们学校将之发扬光大。为使绿化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的绿化工作近二十年来一直由我负责主管,在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投资、建设、绿化同步进行,保证了绿化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人人种树,栽花种草,人人爱护花草树木。结合教学新方案的实施,学校安排我兼任毕业班每周十节选修课,主要给学生讲授校园绿化、美化、盆景制作及养护、树木栽培嫁接技术,根艺、赏石等文化鉴赏知识,并举办师生盆景、根艺展会,我在授课中特别强调学生毕业之后,无论从事务农、务工,一定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美化所在的环境。要热爱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注重宣传保护自然生态。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为自己所在家乡、学校,在绿化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学生还在通信中咨询种植、绿化方面的问题及到校要种苗去为学校搞绿化,如晴隆中云义勇学校的龙里根校长,为学校种植几百棵杉树(已成材),并承包学校几千株果树,暑期他专程请我到中云去看望他的果树并传授除虫,施肥、套种等知识给他,兴仁大山学校的廖常君同学也很关心他们学校的绿化工作,还到师范找我要花苗,望谟的杨胜权同学也正在把自己所在的小学建成花园式的学校。一想到这些,我内心是无比的兴奋和愉快,作为一个特殊的“园丁”,真正使我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无尽喜悦。这些绿化校园的行动及效果,正符合习总书记倡导的“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建设理念”。
结合时令植树、栽花、植草,既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学生的心情。每届毕业生即将离校时,都为学校种下一批纪念树。在我的带动之下,学校的老师也主动找树苗、种花草、为绿化工作奉献一片爱心。校园的绿化和满园的春色也同全体师生艰苦劳动,流淌的汗水分不开的。我们一茬一茬师生“接力”式的植树活动,应证了一名老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绿化是一门科学,需要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深感自己的知识有限,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于一九九三年在职参加北京农学院园林花卉专业大专班函授学习,并以优良的成绩及“从安龙的园林看其经济发展,主要指金三角区旅游一线的拓展思路构想”论文,获得一九九四年赴北京参加首都天安门国庆广场花坛布置及设计参观的殊荣。
为提高管理水平,在绿化过程中,决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把学校的绿化工作配合基本建设有秩序地进行,实行定期剪枝、打芽、施肥、浇灌除虫。
绿化工作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用最少的钱办更多更好的事。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校绿化建设大见成效,基本达到花园式学校,一九九四年荣获贵州省部门绿化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表彰,我撰写并发表了“怎样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的文章12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学校绿化面积已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绿洲花园。
到目前为止,已种植成材的优秀品种雪松十四棵、嫁接樱花二十九棵、桂花九十一株、玉兰十一棵、柳杉八百三十九棵、世称活化石的水杉二十七棵、云金二十一棵、意扬二百五十三裸、白树六十四棵、秋树二百七一棵、法桐七十棵、草坪二千四百平方米、绿篱四千六百米。紫微、棕树、塔柏、竹子等六十余种名贵树木及花卉,婀娜多姿;严寒未退的初春,也有迎春花、玉兰花竞相恕放,与假山、鱼池相映衬,有诗曰:招堤荷花香,师范美景扬。四时春常在,师生精气爽。
然而这些并没有使我满足,我正作手新的绿化规划工程,在新征荒山区进行桂花园、樱花园的设计安排,力争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旅游新景观。在搞好本单位绿化的同时,走出校园承包绿化荒山的责任,带领全校师生到郊区绿化责任山种植意扬、柏树、女贞等六千多株,并在得到县林业局的同志大力的支持配合精心管理下基本成活率达到95%以上,现长势良好。多次参加绿海子、桅峰山、铜鼓山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帮助安龙一中种植花草,赠送花苗给二中、档案馆及一些农村中小学,并亲自到钱相中学等进行现场绿化指导,经常为安龙县政府等机关提供布置会场的盆景服务。
对安龙县师范学校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来讲,我认为只是拉开一个序幕。为了起到以点带面,引起社会,各部门对绿化工作的重视。保护生态、爱护珍惜我们宝贵的家园,既要遵循美观、大方、经济的设计规划原则。创造既丰富多彩的园林美,又要具有高度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应有的作用。为创建一个花园式学校,我愿绿了校园白了头地默默耕耘,永远做一个任劳任怨的“园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