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长李炳军、省委副书记蓝绍敏有关“走过贵州很多地方,历史文化如此厚重仅此一处,要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的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加油安龙”地域符号和文化品牌,缅怀前贤,激励后学,凝聚力量,宣传推介安龙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大力营造“加油安龙、美美与共、高质量发展”新安龙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拟于2022年1月22日—1月23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为顺利推动活动有效、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安龙县委、安龙县人民政府、黔西南州文联
承办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文联
协办单位:县美术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宣传部,郭嫒嫒任办公室主任,陈昱波、李立靖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负责各项工作的调度、督查和推动,下设2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工作的实施。
(一)协调联络组
组 长:岑 波
副组长:刘光书 韦永龙 丁洪军 张方松 黄 坤
职 责:负责联系州文联、县涉及(部门)单位,协调评委老师、各组参赛人员及评选活动组织,对接证书制作等。
(二)现场布置组
组 长:李立靖
副组长:朱薇薇 刘光书 唐保健 万朝虎 解立言
职 责:负责活动方案制定、现场布置,负责经费预算,物资采购及后勤保障等。
(二)疫情防控组
组 长:唐保健
成 员:田 桦 解立言
职 责:做好整个活动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测温扫码、消毒、登记等环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二、参赛对象
黔西南州籍的书法、绘画、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
三、征稿内容
书画摄影参赛作品应把安龙“加油文化”源泉和灵感,从中汲取安龙人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展现安龙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安龙精神”,解放思想、勤为善为、善作善成的“安龙责任”。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围绕不同时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事件、聚焦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对机遇与挑战、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环境,安龙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进行创作,记录安龙从破釜沉舟、奋力突围进程中取得辉煌成就,描绘美丽画卷、塑造时代精神,全方位展示一代又一代安龙人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欢迎安龙现实题材和体现安龙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作品。
四、规格要求
1、书法作品字体不限,篆、隶、草、行、楷等书体均可(篆书、草书附释文)。作品尺寸不限,斗方、条幅、中堂均可,以竖式为宜,横幅、扇面均可。单人投稿不超过8幅。
2、绘画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粉)画、漫画等。作品可为单幅、单件作品,也可为组画。书法、绘画横、竖式不限,尺寸不小于60×40厘米,不大于180×150厘米。单人投稿不超过8幅(组)。
3、摄影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均可,组照的图片数量应在4至6幅之间,提倡单幅。单人投稿不超过8幅(组)。提交的电子图片须为JPG格式,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分辨率不少于240dpi,图片大小不小于2M。
五、投稿方式
1、书画作品须提交原件(不需装裱),可面交或以快递方式寄送。
面交或寄送时,须填报报名表。报名表可在问卷星“加油安龙杯”元旦春节书画摄影比赛”扫描附件二维码填报,也可填报纸质附件。另附200字内个人简介(含姓名、性别、年龄、地址、邮编、电话、社团任职情况、艺术成就等)。
书法作品交稿地点:县文联或大赛现场
收稿人:唐保健,联系电话:18985989523
绘画作品交稿地点:县文联或大赛现场
收稿人:李立靖,联系电话:18608598719
2、摄影作品只提交电子稿,同时提交报名表,另附200字内个人简介(含姓名、性别、年龄、地址、邮编、电话、社团任职情况、艺术成就等)。作品、报名表及个人简介均以附件方式打包一次发送,不得多次、重复投稿。每幅作品均须以“作者姓名+作品名+拍摄地点+联系电话”的方式命名。
收稿邮箱:529240925@qq.com
联系人:李立靖,联系电话:18608598719
六、时间安排
1、征稿时间
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月20日
2、评奖时间
2022年1月22日-23日
七、奖项设置
1.比赛按书法、绘画、摄影三大类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10名,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另设入选作品若干名,每幅奖励荣誉证书。
2.同一作者可分别参加书法、绘画、摄影三个门类的比赛,但在同一门类中只占一个获奖名额,不同艺术门类可重复得奖。
八、约定事项
1、所有参赛作品须是本人原创,不接受临摹、翻拍作品,以往获奖作品不得参加此次评比活动。参赛者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并保持通讯畅通。
2、凡参加此次评比活动的所有作品,主办方拥有使用权,用于宣传、展览、出版等,不另付报酬,作者有署名权,主办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凡投稿者均视为认同本规定。
3、由于人手有限,凡参加此次评比活动的所有作品将不退还作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